店铺综合评价:
玉米蛋白粉营养价值分析项 目 蛋白质 粗纤维 水分 灰分含量% ≥54 ≤10 ≤8 ≤3 颜 色 深黄色 氨基酸分析成份 含量 成份 含量 成份 含量赖氨酸 1.4 精氨酸 2.5 谷氨酸 8.9蛋氨酸 1.6 天门冬氨酸 3.5 脯氨酸 5.8胱氨酸 0.9 苏氨酸 1.9 甘氨酸 2. 1组氨酸 2.3 丝氨酸 2.2 丙氨酸 1.9缬氨酸 2.8 亮氨酸 5.9 酪氨酸 1.7色氨酸 0.5 苯丙氨酸 1.2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经医药工业生产淀粉或酿酒工业提醇后的副产品,其蛋白质营养成分丰富,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和色泽,可用作饲料使用,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玉米蛋白粉作为饲料可开发的优势还在于工业化规模产量在扩大,产品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少,潜在的开发性大,饲料的安全性能好,因此,玉米蛋白粉具有很广阔的生产前景。
玉米蛋白粉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高,含氨基酸丰富,在豆饼、鱼粉短缺的饲料市场中可用来替代豆饼、鱼粉等蛋白饲料。以玉米蛋白粉为主的蛋鸡配合饲料可提高产蛋率15%左右。可防治鸡的软骨症以及其他疾病,起保健促生长作用,有利于提高鸡蛋蛋白品质。
玉米蛋白粉的蛋白含量高低与猪的表观消化能值直接相关,能量与蛋白比例适宜或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较平衡的原料有较高的能量消化率,在猪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含量不同的玉米蛋白粉(CP:52%东北产,47.4%、32%北京产),添加重分别为20%、25%、30%,测定猪的消化能,试验结果表明,含32%粗蛋白的玉米蛋白粉表观消化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其能量与蛋白比例比较适宜。
在养牛业方面,用玉米蛋白粉作精饲料,可使不能被瘤胃消化的部分蛋白在小肠中更好地消化吸收。玉米蛋白粉中含有亚油酸,它可促进鸡的脂代谢,促进必需氨基酸的聚合。
虽然肉鸡表皮的着色度同其营养价值毫无关系,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和饲养者仍将肉鸡商品着色度作为衡量肉鸡商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肉鸡市场的价格和需求。
肉鸡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只能从饲料中获取,目前要想获得理想的皮色,一般是在肉鸡饲料中添加加丽素红、加丽素黄等化工合成着色剂,这类着色剂售价较高,添加后增加饲料成本,并残留在畜禽体中。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高达 90-180mg/kg,是黄玉米的5倍以上,能有效地被吸收,可以使鸡蛋呈金黄色,可使鸡皮肤呈黄色。玉米蛋白粉的价格同豆饼的价格接近,鉴于此,可用玉米蛋白粉加阿散酸替代化工合成的着色剂来提高肉鸡着色度。
在试验组日粮中添加2.5%玉米蛋白粉和 90 mg/kg阿散酸,着色剂对照组日粮中添加 100 mg/kg加丽素红,空白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任何着色物,结果试验组、着色剂对照组胜色色级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试验组与着色剂对照组之间胶色色级增加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肉鸡胫色呈现为深黄色,外观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从屠宰肉鸡胜色的效果来看,添加玉米蛋白粉的效果与添加加丽素红的效果及其接近,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饲料中天然叶黄素的着色效果比化工合成着色剂效果稍差一些,但通过添加阿散酸,促进肌体新陈代谢,提高饲料中叶黄素的利用沉积率,从而改变了肉鸡表皮的着色度,效果明显。
玉米蛋白粉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天然色素——叶黄素,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尤其在鸡饲料中被广泛使用。正因如此,近年市场上各种伪劣玉米蛋白粉泛滥,而大部分饲料厂检测条件有限,不能逐批检测叶黄素和氨基酸,通常只凭外观、水分、粗蛋白等三个指标来判定质量的好坏,更让这些假冒伪劣产品钻了空子,制假贩假现象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了饲料的质量。笔者根据多年检测经验和市场调研的情况,总结一些简单易于操作的识假方法,供大家参考。
假玉米蛋白粉中掺入大量的小米粉、玉米粉及蛋白精,因而氨基酸的组成、总量以及叶黄素含量变化很大,有条件的实验室检测一下样品中氨基酸、氨、叶黄素的含量很容易鉴别真伪,普通的实验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鉴别真伪。
纯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不溶解,迅速沉淀,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水),伪劣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水溶液呈混浊状,甚至呈黄色(掺水溶性色素)。
将约5克的样品放在烧杯内,加50毫克水,搅拌片刻,再慢慢加入10毫克稀盐酸(1+3),如样品表面变成红色,再慢慢加入氢氧化钠(30%)10毫克~15毫克,红色变为黄色,则此样品属伪劣产品。这是因为某种蛋白精在合成时与掺入的染料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此物质在酸或碱的作用下,分子内部发生了重排现象,产生的异构体在酸碱中呈不同的颜色。而真正的纯玉米蛋白粉在室温条件下与酸碱作用,外观无明显变化。
蛋白精(脲醛聚合物)在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甲醛,甲醛与变色酸生成一种紫色物质。淀粉、蛋白质、糖及铵均不干扰此反应。
取0.1克~0.2克样品于干燥的50毫克烧杯内,加约1毫克变色酸(1克/升浓硫酸溶液),在电炉上小心微热至刚产生微烟,取下烧杯,加入10毫克水,若溶液变成紫色,则样品中含蛋白精,属伪劣产品。
将样品置于体视镜下,放大10倍~20倍,若发现有黄色易碎的微粒,将其小心夹出数粒于50毫克烧杯内,滴加约0.5毫克变色酸(1克/升浓硫酸溶液),电炉上微热至刚产生微烟,取下后慢慢加水10毫克~15毫克,若溶液变成紫色,则样品中含蛋白精,属于伪劣产品。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玉米蛋白粉[1]不但要防假冒伪劣,而且还应关注它的新鲜度,市场上部分产品中黄曲霉超标严重,最好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确保购进优质的玉米蛋白粉。
李永强
供应商:李永强
藁城市天隆农牧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请供应商联系我
联系方式暂未开放